| 书评

纪念作家何为百年诞辰 交出金色的人生答卷

北京晚报 2022-01-24 14:32:53

读到《第二次考试》,应该是在入大学之前。

初高中的时候,虽是特殊时期,可四下里,还是能见到一些幸存的书籍。当时的许多书,很难举出书名,因为太多人翻读过手,书封及内页,早已不存,正文常常从十数或二十来页“直接”出现。后来见到一些回忆文章,说多年后才知道所读某书的名目,我信,因为这也是笔者自己的经历。不能记得《第二次考试》出自何书,想来当初就是从这种不知书名的集子中读到的。

此文一经过眼,便留下甚深印象。当时的多数作品,主题性极强,多围绕一个时代主题或倡导口号,虚构人物、事件,加上一腔直率热情,正确而热烈,但难入心,让人无从记忆。《第二次考试》读来却有实感,人物也鲜亮,事件细节可信,简洁而完整,是一眼可知的好文章。自然,对作者“何为”也从此深记不忘。

何为(1922.4-2011.1)

这篇作品放在今天看,并不多么稀奇,这自然是时代、视野变化后的认知。但在当年,它引动人的东西却不少。主人公陈伊玲,一个唱着冼星海《二月里来》报考音乐学院的考生,还加唱一支外国歌曲,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文章中描述:“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令人赞叹。”“当时就以她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理解惊动四座……”这样的表现,连“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不由颔首表示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下,隐藏着一丝微笑。”这是初试。第二次考试,还是这两首歌,陈伊玲却“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引起了考官很大的疑惑。后面是当时较习惯的构思,因为当地台风,陈伊玲参与抢险,忙累,一夜未休息,才导致如此。苏林教授亲自探访,获知一切。结果不难想象——如此人才,当然录取。

据何为后来介绍,这是一个听来的真实故事,经过作者巧妙构思、虚化,甚至添加人物而成,所以,后来评鉴者言其“散文”或“小说”,作者也不置可否。

一个听来的故事,人物描述为何如此真切?很多年后,作者才“透露”:“代替她的是‘一个偶然相识而又突然分开的人’,一个在我生活里写下堇色故事的人。她曾给我带来一朵秋天里光艳的花。我用感情笔触和青春色调来描绘陈伊玲的画像……”这个画像,在当时很是引人:“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嫩绿色的绒线上衣,一条贴身的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1956年,敢于大胆描述女子身形穿着,是要冒一点风险的。

除了主人公陈伊玲,重要人物还有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在当时,这并不是该突出的人物,但作者对苏教授尊敬有加,不仅开篇即以“著名声乐专家”称呼,还通过细节,对其权威的身份,做了“严格”“负责”“亲自走访”等良好品质的刻画;行为上又由“生气”到调查后感叹“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的自责,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描写,这也是当时吸引编辑及读者的一大亮点。

《第二次考试》为何为带来了一连串的影响。作品1956年底在《人民日报》发表;1958年,该文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同年,作家在新中国的第一部散文集《第二次考试》出版问世。《第二次考试》还被译成多种语言,介绍到国外,后来又催生了改编电影和广播剧。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去,《第二次考试》在悬念构思、人物塑造、行文运笔方面,仍有突出特点,这应该是它常常出现在多种语文试题中的原因吧。

说到试题,此文在青年中还有一次广泛普及。197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其中的作文题目,便是把《第二次考试》改为《陈伊玲的故事》。此时,距离这篇作品诞生,已经过去了23年。因这件事,作者受到了特别关注:有关部门约何为与五百多位语文评卷老师见面,同时他还得到了一份完整的语文试卷作纪念;评卷结束,何为又得到几份得分最高的作文试卷……此刻感触,他用隽永的散笔加以描摹:“那好像童话里一棵秋天的树,或者说是一棵临近冬天的树,在一个明丽的春天早晨,树上忽然长出来许许多多嫩绿枝叶。繁茂、葱茏,洋溢着活跃的生命,全都像黎明时的露珠那么新鲜。一阵春风吹过,小树叶都学着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1976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12月,作家何为再次写出了一篇有较大影响的散文名篇《临江楼记》。1959年,何为由上海调任福建电影制片厂任职,《临江楼记》的描述地点,便是福建。对生活地域,作者已注入了浓郁的情感,并得到丰厚的写作资源。文章中的临江楼,是上杭县旧有的一家名为“广福隆”的纸栈,后来设过酒店。楼很普通:“厚实的木门内,一个小小的庭院,迎面一座三层楼的珠灰色楼房。楼的底层和二层走廊前,上下各有石砌藻饰的三个拱形廊檐,远远望去宛如六个巨大的永不凋落的花环嵌在屋前。楼外近处,一棵威严的百年老榕树盘根错节伸出来的根茎,比一般的小树还粗壮。”这样的周围环境描摹,烘托出这座“临江楼”的质朴及悠远。

之所以写作此楼,是因为1929年时,毛泽东曾在此留驻。根据时间,人们猜测,毛泽东的那首《采桑子·重阳》词作,就是在这“江天万里秋风劲吹的临江楼头”构思成篇的。何为三番来到此楼:“恰是一九七六年的重阳节……我从临江楼走向深深扎根在汀江水边的老榕树下,凝视着绿荫低垂的水面。这棵生机旺盛的大树,数十年来守望着临江楼,在这个金黄色的秋天,更显得容光焕发,青春长在……”

1976年,当时人们还尚未从彼时的高亢风潮中走出,文章多宏雄粗犷,何为的《临江楼记》,却构思精致,整饬从容,文字凝练,给人一种有力却含蓄的感受。后经《人民日报》刊发,此文亦闻名一时。

毕业之后,我的手头收存了几本何为的散文集,继续延展着对他的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笔者一生中读书精力最旺盛的时段,相信许多人都是如此。当时书籍获得颇为不易。譬如最早未能购到何为1980年出版的《临窗集》,之后才得到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树与大地》。书很小薄,170页,窄三十二开,封面是一幅色彩流动的画,黄中带黑、灰条块,呈现出大地、河流的形态;一株高而挺立的树,虽无繁枝茂叶,却由于明亮黄色的映衬,并未产生萧疏之感;右上角的太阳,由两笔深浅不一的黄色圈成,把画幅的亮度增强了。作者名搁在左上角,右下是书名,平衡自然。整体看去,书籍的设计者借助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使幅面简洁却富有生机。

这170页篇幅的小书,包含了新作十数篇,另收有作者1939年至1947年数篇书话散记。“自序”中,作者说自己喜欢树,还引用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日记中的独白:“我觉得恋爱一株树了。”歌德“生命的黄金之树是碧绿的”名言,作者读后,“一种庄严欢愉的感情油然而生,宛如沐浴在金黄色的生命光辉里。”其实,作者是把自己比作一棵树,把生活其中的祖国喻为大地,“我默默地伸展枝叶,拥抱大地。”以情、以喻明理,正是何为的文章突出,赢得读者的重要特质。

有先前的好感,加之《小树与大地》上佳的内容及装帧,此书在我的心目中,分量增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试着收藏自己心仪名家的题字本。这本书,也列入了“追逐”行列。应该是1986年春节过后不久,我试着写出一页信函,夹在书里,想当然地寄往福州,地址是作协福建分会。过了大约三个月左右,收到一封邮包。邮包内便是何为先生寄返的《小树与大地》。

心中惊喜,赶紧打开。因笔者名字太过大众,作家题字时写作“健民”;何为之“为”,作家用了繁体。时代变迁,这些都是新旧交替时不由自主的遗存。何为用钢笔,字迹工整而有力,仿佛能使人感受到运笔者的神情。再翻,书中落下一页纸片。在印着“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抬头的小信笺上,何为先生写了一封短函:“大札奉悉。遵嘱将拙著题签后寄回,请查收。”竖写的函件往下,是那一代人常用的书信语:“耑此 即颂”,转行提高:“时绥”;再提行往下,是作家名字及时间:“何為 一九八六年五月”。

这本《小树与大地》,由此成了一册只可欣赏,不能随便翻动的珍藏本。再往后,又购存到一册收集较为周全的《何为散文选》,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四百多页,开本宽阔,厚大出许多。此集是作家自选,《第二次考试》《榕城赋》《临江楼记》等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散文当然入选,此外还收入了何为在1949年前的一些散文及书评散札。这些文字虽然稍显稚嫩,可题材多样,涉猎广泛,显出不拘一格的探索。后期作品,有一些创作谈,是研读作家写作道路的有益资料,有此一册,作家何为的主要创作面貌,大致展现。

上世纪九十年代,何为在《新民晚报》“纸上烟云”栏目,写有一些短札文字。从剪存的页面看,作家通过瞬间印象,为艾青、周扬、巴金、柯灵等大家作一小侧面剪影。作家关注人,更为精微深切,行笔老到有味。内心不由得赞叹,何为还在探寻。

人生不正是无法止息的探求过程?身为作家的何为先生,似乎一生都在延续早期的那次精神“考试”,并试图交出一张金色的人生答卷。

(原标题:纪念作家何为百年诞辰交出金色的人生答卷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杨建民

流程编辑:u027

本网受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委托,声明如下: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或本网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转载、使用、编辑刊登在本网上的文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联系电话:010 85202353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2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晚报
2022-01-24 14:3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