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报网摘

蹭点小买卖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2-06 17:18

开年就是哈尔滨旅游热,热得沸反盈天,热得像“运动喽”“运动喽”似的。语文方面,最扎眼的是名词“哈尔滨”变身“尔滨”——这种反习惯简称,自带霸总式亲昵,三分蛮横,七分清澈,一惊一乍。它像一个城市的“昵称”,其间隐约的肉麻被“尔滨啊你还在憋什么大招”之类的凡尔赛问句完美稀释……很快,“哈尔滨”让位“尔滨”,既上口,也上头。

耿争 绘

三字之名略去首字的省略法由来已久,它原本多用于熟人语境,没想到,2024年寒冬,竟被移植于一个城市。这种挪用,不动声色地将“拟人修辞”“暗喻修辞”合二为一:一个城市变成一个“人”,这个“人”再反身暗喻那个城市:仁兄“尔滨”既憨厚,又热情,既陌生,又亲切……“尔”来“滨”去,最终是否能跟冠名为双音节的那些城市(深圳啊北京啊广州啊上海啊)等量齐观,还得再看看。

伴随“尔滨”成型,南方游客统称“南方小土豆”也快速传播,这个统称应与“东北人人高马大、南方人娇小玲珑”之类的刻板印象有关,自带熟人不讲理的热络和实诚。“运动”升级后,“南方小土豆”衍化为“南方小金豆”,由“土”而“金”,一字之差,喜悦洋溢外,还多出一点长辈呵护后生的“稀罕”。

东北方言随之进入春运般高速流动期,好些“整不会”的东北方言,一俟入乡随俗,一经社交传播,瞬间广为人知:去趟大澡堂,就知道“搓澡大姨”的“大姨”比“阿姨”还热络;咬一口硌牙的冻梨,就知道摆盘的“冻梨”汤汁流失超标;而当他大哥说冰雪大世界也就“一垮子远”时,“一垮子”果然也就一步之遥。

从声音传播角度看,“一垮子”的“垮子”,容易被误解为“侉子”——“侉子”是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意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而“一垮子”的“垮子”,似为“跨子”的拟声替代,“一跨子”即“很近”“没多远”……想了想,离这般抱团旅游也没多“远”的,是可以编两本小书:一本“出行指南”,一本“方言手册”,纸版、电子版一起弄,蹭点小买卖。

(责编:孙小宁)



Copyright ©1996-2024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2-06 17:18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