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报网摘

药品“仿单”、药品目录等数十件展品回望德寿堂百余年历史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2-01 15:30

近日,位于首开大厦一层的首开书院举办了“中医药老字号德寿堂文化展”。旧时德寿堂的药品“仿单”、药品目录、药盒、铜药罐以及制作精美的彩页“仿单”等数十件展品一一陈列,细致而生动地展现了当年德寿堂在药品制作、品牌经营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当年德寿堂的宣传单

当年德寿堂的药盒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寿堂推出的头牌产品牛黄解毒丸,以其独特的配方和显著的疗效,在京城内外受到极大赞誉,德寿堂也在当时竞争激烈的中医药市场中脱颖而出。1920年,德寿堂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东头南小市口一带正式开门营业。到了1928年,德寿堂便在崇文门外东花市开办了东号。1934年,德寿堂又在珠市口西大街开设了南号。

如今,在珠市口西大街175号,矗立着一座老建筑,上面有“德寿堂”的匾额,它就是当年德寿堂的南号。历经九十余载,这座建筑仍然作为药房在使用,建筑外观及格局也未发生大的改变,它是北京唯一完整保留店堂建筑历史原貌的老字号中药铺。

德寿堂老建筑

销往外埠积累资金

在德寿堂文化展中,能看到不同风格的“仿单”(宣传单),它们也是德寿堂发展历程的见证。尤其是“仿单”上地址的变化,更是验证了德寿堂从一家店发展到三家店的历史。在这些“仿单”上,能看到各地代售的字眼,甚至还有一块当年某个代售点制作的匾额,上有“代售北平德寿堂康氏秘制牛黄解毒丸”等字。这些展品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德寿堂非常看重京城之外,包括一些偏远地区的市场。事实上,这正是德寿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德寿堂的这个发展策略,与其创始人康伯卿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代售德寿堂药品

目前,媒体上介绍德寿堂及其创始人康伯卿经历的文字并不多。前几年,作家赵敏查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本《老字号前传》,向人们展示了诸多北京老字号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有一篇就是德寿堂。借着此次展览,她向记者讲述了康伯卿以及德寿堂的更多细节。

康伯卿,字印寿,号旭东。生于1887年,是广渠门外半壁店人。17岁时经吴鸿溪大夫介绍,到西单舍饭寺乾元堂药店学徒。出师后,便在乾元堂当伙计,一干就是十多年。

后来,康氏的大妹出嫁,妹夫姓董,在花市羊市口经营着一家仁和堂中药铺。康伯卿借着亲戚关系,又从董氏那里学到了不少配制丸药的技术。

大约在1919年左右,康伯卿辞去乾元堂之职,自己在家(当时康家在哈德门外下唐刀胡同,即如今花市富贵园小区一带)制作黑虎丹、七珍丹、棍眼药、小膏药等。

康伯卿白天闭门制作,晚间串店销售。那时,北京城里药铺繁多,还有不少驰名全国的老药铺,其中翘楚如同仁堂、西鹤年堂、长春堂、千芝堂、庆仁堂等,康伯卿的自制丸药在这些老字号面前完全没有竞争力。经过权衡之后,他便去万和顺客店、东三义客店、大成店等外埠客商聚集的地方兜售,借此把药销往偏远山区。

没想到,这个策略收到了奇效。这些药品在山民村夫那里大受欢迎。挟包串店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康伯卿有了点资本。1920年,康伯卿筹集了90块大洋,在哈德门外南小市口开设了德寿堂药店,康伯卿由此也开启了一段传奇。

即便是当德寿堂的头牌产品康氏牛黄解毒丸问世后,康伯卿依然坚持“深入农村”的模式。当时,河北的石家庄、张家口,山西的太原、大同,关外的沈阳、哈尔滨等地,以及国内各商埠甚至南洋各国,都有德寿堂的药品。

因为准确的定位,德寿堂迅速发展起来。康伯卿也扩大药店规模,后来买下了哈德门外南小市口内下唐刀胡同1号、2号的房产二十余间,用以制作药品。通过展品也可知道,这里成为德寿堂的总店。

上世纪五十年代德寿堂仿单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德寿堂依然坚持这种发展模式。在展出的一个药品盒上,可以看到“欢迎各卫生院、医药联合社及各县镇合作社药材部公私营医药工作者,与本厂建立购销关系”的字样。可见,其发展策略并未改变。此时,康伯卿已去世多年(他卒于1945年),后人继承其衣钵,将扎根乡村的发展思路贯穿始终。

营销手段推陈出新

德寿堂非常注重宣传,是这些展品给人最大的印象。这也正是德寿堂的经营特色。

赵敏介绍,康伯卿在申请“鸡鹤牌”商标后,非常注重品牌的传播,在药盒内,都会附赠“鸡鹤牌”商标画,商标画背后为引方。随着药品的大量发行,德寿堂的“鸡鹤”品牌也随着深入人心。

在本次德寿堂文化展上,还展出了《北京益世报》《事实白话报》《北京新民报日刊》等京城旧报章,如果细心查阅就会发现,在这些旧报章上刊登有德寿堂的广告。

赵敏说,德寿堂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当时北京城里有庆乐、华乐、开明等大戏园,在这些戏园的大幕上,都印有“德寿堂康氏秘制牛黄解毒丸”的字样;天桥的各个小戏园子,如泰轩园、万胜轩、天乐园、开桂园等,也有德寿堂提供的广告幕布。

1924年,北京城里开设了有轨电车,就是京城人俗称的“铛铛车”。铛铛车一开通,德寿堂就抢先在电车内挂上了印有“德寿堂康氏秘制牛黄解毒丸”的广告。

民国时期,还没有电视,广播电台是主角。当时的北京城,有中国、华声、民生、国华四家大广播电台,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广播电台。德寿堂一直是这些电台的大客户。

在当时,药铺没有约定俗成的幌子,一般是挂一个布招子,但康伯卿别出心裁,在珠市口的德寿堂南号建立时,他在三楼立了一面大钟做幌子,围绕大钟,铺设轨道,定制了一列燃油驱动的仿真小火车,配合大钟整点运转,一时轰动全城,观众人山人海,竟致交通堵塞。

如今的德寿堂建筑还能看到当年的痕迹:建筑的外立面上有三块匾额,居中为“德寿堂”,左右两侧为“同臻寿域”“共跻春台”,再上面是长幅砖雕:“本堂采办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精洁饮片,遵古炮制丸散膏丹零整批发”;二层的外侧是巨幅的德寿堂鸡鹤商标;从远处看第三层的阁楼,还能看到两个小洞,这正是当年小火车出入的涵洞。站在老建筑前,目睹这些岁月的痕迹,能感受到德寿堂当年门庭若市的场景。

看广告更看疗效

新颖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大的销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如此大的销量,会不会对药品质量带来影响呢?赵敏介绍,德寿堂在药品质量上一直没有放松,“真材实料,是康伯卿最自鸣得意之处,也是他最被别人看重的地方。”

德寿堂药品目录

康伯卿十分重视药品质量,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保证药品质量,一是狠抓制药原料,二是创新、研制新药。

康伯卿对制药原料的选用非常严格,一定要选用地道的药材,尤其是基本原料黄芩、大黄、雄黄、朱砂、山药等,“色”“气”必须达到标准,方可投料。如达不到标准,就将整批原材料销毁不用。只有选用优质药材制作的药品,才合乎标准。

通过展品上的药品目录会发现,德寿堂生产的丸散膏等各类药物达二百余种,这也体现了德寿堂的创新能力。

1910年,京师药行商会编撰出版了《京师药行商会配方》,这是当时北京医药业一百多家铺号共同编纂的行业内部珍贵实用资料,收录一千一百七十余种配方。德寿堂制药基本都是依照此书,只不过康伯卿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在这些配方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德寿堂的头牌产品康氏秘制牛黄解毒丸,正是他在牛黄解毒丸中使用薄荷脑,大大提高了药品疗效,又对丸药中雄黄的恶臭气味起到了矫味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好评。

康伯卿曾说:“为人一生,切要有所发明、创新,自古以来中成药,有进展之新药剂,均以古方为本,改进而成。”

印错“仿单”登报道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浏览展品时,记者与展览负责人还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张制作精美的彩色宣传单上,主体画面是一位护士正在给解放军战士进行治疗。宣传单底下也有“一九五一”(从右向左读)的字样,或许指的是制作这张宣传单的年代,当时正是全民支持抗美援朝的时期,这个时代背景也与画面中的内容相吻合。

当目光往上移,在“德寿堂药店”上面却发现了一行小字:“京师警察厅批准,农商部注册”。这显然是民国时的称谓。我们不禁疑惑丛生:不同时代的元素为何集中在了同一张画面中?是德寿堂印错了吗?

当时因为没有更多材料可以参考,我们也没有做过多探究。

没想到,当驻足在一张旧报纸前,准备欣赏德寿堂当年所做的广告时,居然找到了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确是德寿堂印错了。

德寿堂当年印错了的宣传单

这是1951年8月3日的《北京新民报日刊》,德寿堂刊发了《北京德寿堂药店启事》:“我处牛黄解毒丸的仿单印有伪官衔,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已然遵照卫生局的批示涂改。现在遵照本市工商局的指示,将各代售处的未经涂改存货一律更换……”

《北京德寿堂药店启事》

由这则启事来看,德寿堂可能是在制作新“仿单”时,沿用了旧的印版,以致民国时的一些旧衙署名称没有处理掉,因而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不过,德寿堂非常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并迅速做出反应,让各代售处立即进行调换。这也体现出德寿堂作为老字号的责任担当。

1956年,公私合营后的德寿堂,将康氏牛黄解毒丸配方交出,后转由同仁堂生产和销售。同仁堂生产的康氏牛黄解毒丸,正是在康伯卿配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一直生产至今。

世事沧桑,德寿堂虽历经变迁,但其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却一脉相承。



Copyright ©1996-2024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晚报·五色土
记者 姜宝君
2024-02-01 15:30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