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报网摘

清代应承戏占据宫廷“春节档”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1-30 15:31

春节快要到了,文艺界将推出众多的“贺岁档”节目,以伴随民众欢度佳节。古代也有春节档节目,比如清代有个演艺管理机构,叫做升平署,地址位于现西城区南长街南口路西。逢年过节,升平署会排练一些应承戏到宫中演出。升平署由太监掌管,以皇帝及皇亲国戚为服务对象,隶属于内务府,主要职责是组织剧本创作、演员培训及戏剧演出。

升平署始于康熙年间,原来的名称叫南府。道光七年(1827年),朝廷取“海内升平”之意,将南府更名为升平署,仍由内务府主管,继续负责皇家演艺事务。

升平署腰牌

乾隆年间设“南府”

在明代,升平署旧址为灰池,池中泡稻草用来造纸。后来,石灰炉渣越堆越高,形似小山,又像一头卧象,得名“象山”。清朝初年,皇家对象山进行治理改造,广植草木,由于培育了大量苏杭盆景,得名“南花园”。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对唐明皇设教坊、创梨园之举颇为赞赏,便将宫内太监聚集到南花园练功学戏,由内务府掌礼司管理。由于内务府大臣及司官郎中经常到南花园署理公务,这里俨然成了内务府分支机构。从地理位置上看,内务府在北,南花园在南,于是南花园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南府。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发现苏州艺人才艺非凡,不仅扮相高雅,而且唱腔美妙。于是,他命织造府选伶人伴驾,并将其带回了北京。这些民间伶人进京后,不便在南府与太监混居,便被安置在景山。当时,景山居住着一些习戏的八旗子弟,称为“官学”。官学优越于外学(民间艺人),也优越于内学(太监艺人)。景山西北角的百余间房屋拨给苏州伶人居住,时称“苏州巷”。但由于等级森严,这些外学艺人只能从景山西门出入。

演艺队伍壮大后,南府开始编排连台本戏。所谓连台本戏,就是以古代小说、神话故事及元明戏本为蓝本编排的连环大戏。这些连台本戏主要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征西异传》《昭代箫韶》《兴唐外史》《铁骑阵》《下河东》等。每台戏多为十本,二百四十出,经年累月才能演完。

乾隆十六年(1751年)及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太后六十和八十大寿期间,京城曾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高梁桥,在十余里的范围内,街道两旁的店铺一律休市。沿途张灯结彩,每隔数十步便有一座戏棚,伶童妙伎,南腔北调,好戏连台,盛况空前。所有演艺活动均由南府操办,深得乾隆皇帝赞赏。经过康、雍、乾三朝,此时的大清帝国人口迅猛增长,疆域辽阔,史称“康乾盛世”。而演艺活动也在南府操持下,达到前所未有的繁盛。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清)中有戏剧演出的场景 张廷彦等绘

道光七年(1827年),道光皇帝降诏:“将南府民籍学生全数退出,仍回原籍。”随后,他派内务府大臣禧恩、穆彰阿传旨,将南府更名为“升平署”。之所以悉数裁撤景山“外学”,并更改南府名称,据说与国势式微有关。先是西北边陲叛乱,继而鸦片流入泛滥,再加上年景不好,以致民不聊生,国库捉襟见肘。在这种背景下,道光皇帝垂范简朴,裁减娱乐开支,便顺理成章。南府改称升平署后,民间伶界依然称其为南府,也许是习惯,也许是对盛世的怀念。

承应演出按部就班

作为“承应宫廷奏乐演戏”的职能机构,升平署承担宫廷演艺活动的一切事务。所谓承应,是指为皇帝演戏,而演出的戏剧称为应承戏,分为月令应承戏、庆典应承戏等。应承戏演出之前,升平署缮写“安殿戏单”,说明演出时间、地点、剧目、主要演员等,呈送皇太后、皇帝御览,批准后进行演艺准备。凡遇登基、祭天、祭祖、祭社、朝贺、册封、大婚、出征、凯旋等重大活动,先由礼部主持,以黄钟大吕之雅乐举行典礼。然后,由升平署组织内学与外学表演戏剧,并伴以杂技等民间艺术。

应承戏演出主要集中在三大戏楼,即紫禁城宁寿宫畅音阁、热河行宫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这三座戏楼均为三层建筑,自上而下称作福、禄、寿,也有人将福禄寿称作大爷、二爷、三爷。戏楼豪华气派,设备齐全,与民间戏楼相比,显得无上尊贵。此外,紫禁城、西苑、颐和园、圆明园等处还有一些小戏楼,皆备有行头和切末,可随时承应一般剧目演出。

道光年间,每逢初一、十五,演出应承戏成为常态。戏种分为三类:昆曲、乱弹、秦腔,昆曲居首,乱弹和梆子(秦腔)次之。咸丰年间,皮黄(京剧)尚未完全成型,统称为乱弹。到了同治年间,皮黄(京剧)在京师独树一帜,成为宫廷戏剧的主流。宫廷教习多为皮黄好角儿,而昆曲、梆子渐渐被冷落。

到颐和园演戏,伶人们称作“湖差”,因为那里有一片昆明湖;到西苑(即中南海)演戏,则称作“海差”,因为那里有三海——中海、南海、北海。光绪皇帝居住在西苑瀛台时,传差频繁。升平署与西苑毗邻的西墙上,专门打洞开一小门,供伶人们出入。春夏秋三季,伶人们在太监引领下,出了升平署小门便是西苑。此时,湖边已有小船等候,伶人们上船后,转眼就到瀛台。到了冬季,湖岸准备若干冰车,伶人们搭乘冰车到瀛台,亦方便快捷。

升平署演职人员出入署内禁门的凭证。

应承戏一般在巳时一刻(早上9点15分)开始,头一出叫做“开场”,末一出叫做“团场”,酉时(下午5点)结束。遇有演出任务时,承差伶人须卯时二刻(凌晨5点半)进宫门,所以无论冬夏,无论湖差海差,他们都得大清早赶到宫门口等候。尤其是湖差,颐和园距离城区二十多里路,他们更要早起。一旦误了差事,轻则罚俸,重则挨板子。

光绪年间,除了内学和外学,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还另外创办了由他们直辖的小戏班,称作“普天同庆”,俗称“本家儿”或“本宫”。“本家儿”由太监李莲英担任总管,不归升平署管辖。升平署向皇帝和皇太后呈送戏单时,若标明“府”字,为升平署所辖伶人承应,包括内学和外学;若标明“外”字,为宫外戏班承应;若标明“本”字,则为皇帝和皇太后的“普天同庆”本家小班儿承应。

现在,升平署遗留下来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成为研究中国戏剧的珍贵资料。

名伶献艺备受赏识

慈禧太后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尤其喜欢京剧,几乎每天观看京剧演出。有时候,她甚至穿着京剧戏装在紫禁城游玩。于是,征召民间京剧名伶入宫演戏,便成了升平署的主要任务。

光绪十六年(1890年),如日中天的谭鑫培应召入宫。慈禧太后酷爱谭派艺术,几乎“无谭不欢”。有一次,慈禧看完谭鑫培的演出,心情大悦,竟然赏给他一领黄马褂。不仅如此,谭鑫培还被称为“谭贝勒”,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与满朝文武称兄道弟。他的春风得意引起太监总管李莲英的嫉妒,李莲英便向慈禧建议,让谭鑫培出演反串戏《探亲家》。不料谭鑫培与孙菊仙反串彩婆子,在戏台上滑稽搞笑。慈禧看了,乐不可支,觉得谭鑫培不光戏演得好,还是个有趣的人。

京剧武生杨派创始人杨小楼,也备受慈禧太后赏识。他29岁被升平署招为外学民籍学生,慈禧太后曾专门准备一枚“扳指”,赏赐给杨小楼。有的艺人进入皇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杨小楼神态自若,就跟串门一样。同行打趣说,人家杨小楼到宫里演戏,如同小儿去姥姥家,可我们到宫里演戏,却像打刑部官司的犯人。杨小楼先后与谭鑫培、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人合作,组建过陶咏、桐馨、中兴、崇林等戏班。

当时,升平署所辖艺人“每月食银二两,白米十口,公费制钱一串”,每次承差另有恩赏,但赏赐的数额悬殊很大。谭鑫培、杨小楼、孙菊仙、汪桂芬、陈德霖、余庄儿等每次得赏少则二十两,多则五十两,而其他名角儿每次得赏不过四五两。假如不是名角儿,根本不会被升平署选中入宫,也就不存在赏赐的问题。

升平署印是升平署行使权力的信物,木质,其印文为篆体“升平署之图记”

升平署最后一次组织演出应承戏是1923年,地点为紫禁城漱芳斋。当时已是民国,但末代皇帝溥仪仍居住在紫禁城。据《升平署档案》记载,那场戏可谓名家云集,戏单中的曲目有:梅兰芳、姚玉夫、姜妙香的《游园惊梦》;杨小楼、俞振庭、范宝亭的《金钱豹》;杨小楼、梅兰芳的《霸王别姬》;王凤卿、尚小云的《汾河湾》;马连良、茹富兰的《跳灵官》《借赵云》;刘连荣、沈富贵的《卢州城》等。尽管阵容豪华,却没有了往日的欢快氛围。梅兰芳在回忆这场应承戏时说:“院子里空空落落,并没有听戏的人,只在东游廊拐角上和东边门罩子下以及南廊檐下站着些人,都穿着袍褂戴着官帽,有的有顶翎,有的无翎。”由此可见,随着清廷退出历史舞台,升平署也逐渐失去了存在意义。



Copyright ©1996-2024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1-30 15:31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